时间:2015-07-26浏览:75
征文 一等奖
我骄傲,我是后勤人
赵 顺 后勤米饭生产线操作工
看到征文通知“我眼中的后勤”,禁不住心潮起伏,感慨万千!瞬间勾起了我十六年的记忆:
2000年的初春,阳光明媚,我踏进了建院后勤的大家庭。怀揣着“干一番事业”的梦想,从最基础的扛沙、和泥、搬砖、砌墙、抡大锤干起,那时,我年轻气盛、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、用不完的劲!在原本是荒山野丘上修广场、造台阶、铺大路……每每看着校园内到处都有我双手磨满血泡留下印迹的时候,心中就涌动着汩汩暖流!
2002年,学校内的开水和供暖还都是用手推车推煤烧锅炉供应,每天三班倒着干。停暖后,我就跟着干水电维修。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于全院师生,我勤学好问、苦练技术,先后拿到压力容器操作证、电工中级证、电焊工中级证、水暖高级证书。由于自己的不断努力,技术上有了很大提高,在后勤举办的技能大赛上屡获佳绩。现在看到我以前焊过的法兰、暖气片、蒸汽管还都依然完好无损地用着,心中就有一种无比的欣慰和自豪!这也为我今天在米饭生产线的维修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随着全院师生的逐年增加,我们的食堂原来用电饭煲、蒸箱、蒸笼来蒸米饭、蒸馒头,已远远满足不了师生的吃饭需求。为此,2009年购进了集洗米、浸泡、配水、炊饭、扒松、洗锅、双层立体结构为一体的智能操作工艺流程的米饭生产线。2011年暑假后,单位调我负责米饭生产线。我深知,我肩上的担子是多么重大呀!为了确保米饭生产线的正常运转,我和生产设备“谈起了恋爱,交起了心”。每天上班,我是第一个来,下班是最后一个走。生产过程中,生怕别人“伤害”到它,每个环节,我都亲自操作,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,干了又湿,同事们还打趣地说:“赵班,你怎么跟机器一样?你是铁打的吗?”
记得2012年一个寒冷的深夜,蒸馒头的师傅来叫我,说和面机坏了,和不了面。我立刻像听到了集结号一样,翻身下床,披衣直奔生产线。一路上,月朗星稀,四周寂寥无声,只有灯火通明的生产线叮叮当当的声响。我细心查看,小心拆卸、复原。修好后,心中的石头落了地。这才发现冻得失去知觉的双脚竟然没穿袜子,一看时间是凌晨四点半。
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,记不住设备一次次的故障,数不清一回回的维修保障。四年来,我每天都是七点半以前来到生产线,洗米、炊饭、检修、保养,四年、八个学期、一千二百多天,没有节假日,没有休息,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,每天也都有积极向上的心态,并以此为荣!
可能在别人眼中,我们的地位卑微、微不足道。但是,你只要走近这些再普通平凡不过的人,你才能真正地发现他们的爱岗敬业、无私奉献……
后勤这个舞台,没有鲜花与荣耀,只有辛勤地工作,默默无闻的汗水;只有不分昼夜的忙碌;只有尽心竭力、尽善尽美地耕耘!人前不言苦、背后咬紧牙!我们每个后勤人,都有自己的人生梦想,每天也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生梦想!正是:
后勤劳碌十六秋,韶华已去霜染头;
谁知堂前盘中餐,默默无闻操作间;
人生自有价值在,俯首甘为孺子牛;
鲜花掌声不重要,一片丹心助梦圆!